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第1-6题为单项选择题。第7、8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在中国空间站的“大宫课堂”上,航天员王亚平和叶光富做了太空抛物实验,冰墩墩被王亚平轻轻一推,便几乎沿直线匀速飘向叶光富,下列哪一定律能解释此运动现象( )
A. 光的反射定律 B. 牛顿第一定律 C. 欧姆定律 D. 焦耳定律
2.我省蕴藏丰富的能源可用于发电,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乌江源风电场 B.平箐太阳能电站 C.构皮滩水电站 D.发耳火电厂
3. 如图所示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A. 分道扬镳 B. 背道而驰 C. 并驾齐驱 D. 各奔东西
4.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探索永无止境,如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氧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氧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下列微观粒子中空间尺度最小的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原子核 D. 质子
5. 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这现象可说明( )
A. 地球存在磁场 B. 针尖受到重力
C. 针尖受到浮力 D. 空气吸引针尖
6.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 )
A. 熔化和凝华 B. 液化和汽化
C. 汽化和熔化 D. 凝固和升华
7. 正常人眼通过调节晶状体厚薄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可能导致对晶状体厚薄的调节能力减弱。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晶状体变薄时,对光有发散作用
B. 晶状体变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
C. 若晶状体太薄,容易形成远视眼
D. 若晶状体太厚,可用凹透镜矫正
8.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1.L2 、 分别标有“6V;0.5A”、“6V;1A”字样。只闭合S,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左端,仅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滑片P置于中点,再闭合S1,电压表示数为4V。若灯丝电阻不变,在保证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灯L1的阻值为12Ω
B. 两灯同时发光时L1比L2暗
C. 电源电压为9V
D.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
解析:
1【详解】冰墩墩被推出后,由于冰墩墩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在空中不受力的作用,所以冰墩墩会沿着原来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能解释此运动现象的是牛顿第一定律。
故选B。
2【详解】ABC.风力、水力、太阳能能够源源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是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都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ABC不符合题意;
D.火力发电利用煤进行发电,煤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是不可再生能源,则火力发电是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详解】A.分道扬镳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背道而驰原指朝着相反的方向跑,比喻行动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完全相反,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并驾齐驱原指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一齐快跑,比喻齐头并进,彼此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
D.各奔东西指各自走各自的路,彼此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相对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详解】粒子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氧分子>氧原子>氧原子核>质子,所以空间尺度最小的是质子,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详解】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地磁场。
故选A。
6【详解】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
故选B。
7【详解】AC.晶状体变太薄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减弱,容易形成远视眼,但没有发散作用,故A错误,C正确;
BD.晶状体变太厚时,对光的会聚能力增强,容易形成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故BD正确。
故选BCD。
8【详解】A.灯L1、L2分别标有“6V 0.5A”“6V 1A”字样,则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
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两灯同时发光时串联,因灯丝电阻不变,且R1 > R2,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L1两端电压大于L2两端电压,由P = UI可知,L1的实际功率大于L2的实际功率,因此L1比L2亮,故B错误;
C.只闭合S,滑片P置于滑动变阻器最左端,两灯泡串联,仅有一只灯泡正常发光 ,由两个灯泡的额定电流可知,此时灯L1正常发光,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电源电压为
U=U1+I1R2=6V+0.5A×6Ω=9V
故C正确;
D.滑片P置于中点,再闭合S1,此时灯L2被短路,灯L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L1两端电压为4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为
U滑=U-U1′=9V-4V= 5V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
解得:R滑=15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滑大=2R滑=2×15Ω=30Ω
故D正确。
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