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食物链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2022
19. 面对生态环境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中国在做好国内工作同时,推动达成并落实《巴黎协定》,作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承诺。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模式图,其中A、B、C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C1、C2、C3,是C中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植树造林有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原因是生态系统中的A可以通过[②]________,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________平衡。
(2)A还能将吸收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通过________作用进入大气中,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3)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若该生态系统遭到污染,体内积累的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__。
(4)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可行的措施________。

知识点: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1、光合作用的实质:一是物质转变,即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的无机物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

 二是能量的转变,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2、光合作用的意义:①光合作用为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了大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3、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生产者:绿色植物 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

1)、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和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腐生性微生物)。

4、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关系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链写法:草→蝗虫→青蛙→蛇→鹰。

注:1)能量随食物链逐级递减。(2有毒有害物质随食物链逐级富集(累积)。

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现象。



【答案】(1)    ①. 光合作用    ②. 碳—氧    (2)蒸腾    
(3)    ①. A→C1→C2→C3     ②. C3    
(4)绿色出行 、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双碳”即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即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消费者利用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并产生二氧化碳;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无机盐等,这些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又会被植物吸收利用。

【小问1详解】
图中 A是生产者(植物),C是消费者(动物),B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小问2详解】
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去,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图中的A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即植物)。

【小问3详解】
图中的A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就构成了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A→C1→C2→C3。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污染物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积累越多,体内积累的污染物含量最高的生物是C3。

【小问4详解】
“双碳”即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要为实现“双碳”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如绿色出行、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等。